您的位置 首页 科学小常识

初识龙虎山

初识龙虎山
作者 ▏申玉琢

道教圣地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市西南约20公里,一处原名云锦山的崇山峻岭中,因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设坛修炼,丹成而龙腾虎现,故名龙虎山。
船游龙虎山
今年“五一”,应友人之邀前往旅游。因系初识,出发前,我还恶补了一些道教知识:知道了我国虽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家,但政府允许草民信奉的宗教只有五种,这五种宗教中,惟道教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国粹”。
如果从轩辕黄帝在肃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这一标志性事件算起,道教在我国至少有着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而生于东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的张道陵虽比轩辕黄帝晚了两千多年,但却道缘早具,7岁便熟读《道德经》,并对《天球》、《河图》等谶纬典籍,均能识其三味。对灼龟揲蓍,拜月化形,禹步诵咒诸术,亦练得炉火纯青,抬手就来。三十岁之前,他曾两次出任江州(四川重庆)令,因不善迎逢而主动辞官。
作为大汉开国功臣张良之九世玄孙的张道陵,因出生较晚,未能赶上道教初创的那番雷奋飚举,但对道教的发展与推广,仍是功不可没。独具慧根的他,甚至早在江州令任上,为了济世救民,就干过一桩一般父母官都干不了的事:
当年,距江州三日之程的黔北,有个叫做符县的小县(即今赤水市),县城之西有处叫做“悬牝门”的景观。虽说只是岩壁上的一道缝穴,但那缝穴却裂得极有意思:远眺如大蛤张口,近看似老蚌垂涎。因系神功鬼斧,天然形成,自是无人说三道四。
但这处天然形胜,在东汉建武中元年间,却一度成为輿论之焦点:一次山洪,不知从何冲来一根枯木,竟不偏不倚卡入那道缝穴。这一卡不要紧,当地三乡十八村的妇女却凭添一种怪病:下腹肿胀,疼不可支,求医问药均无效。消息传到张道陵所在的江州后。他先用自己仿制的“浑天仪”测准坐标,又从袖中掏出一把小算盘,啪啪嗒嗒算出距离,并在署中撮土为坛。然后披发仗剑,踏罡布斗,一番烧符化箓后,口中念念有词的他,长剑一指,有白练一道,直朝西南方向的坤位(五行为土,卦意为顺-为母-为腹)飞去,把那段惹祸的枯木紧紧缠住。随他手挥剑扬,“轰”地一声,就在枯木被拽出的同时,三乡十八村的妇女都捂住自己的小腹。她们虽被震颤了一下,但折腾她等数月之久的病痛,却已霍然而失……
姑不论上述传闻孰真孰假,但“悬牝门”那道风景,至今仍在。虽在旅游指南上被叫做了“生命之源”,但当地人却仍把它叫做“老逼岩”!
事后不久,辞去江州令的张道陵,便隐居于著名的北邙山。藏愚守拙,渐渐有了出世之意。
一日,大雪如絮,至夜方霁。在山中踏雪赏月的他,忽见松间兀现一处带酒肆的客店。奇怪啊,荒山野径几时有过这样的店廛?那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场景,简直堪称“聊斋”故事的多发地。投宿后,正待展衾欲睡,忽然眼前一亮,冒出一个红颜雪肤的美貌女子。月色透过松枝映在她脸上,既秀丽淡雅,又芳沁袭人。开口说话,更是清婉柔顺,妩媚可人。张道陵一点也不觉得害怕,牵起美人春葱般的小手,便步入隔壁酒家与她对酌起来。不一会又进来一个绿衣小童,不言不饮,只以清歌曼舞为他二人助兴。香醪两盏之后,不胜酒力的张道陵就酣醉入睡了。梦中但觉冷香萦绕,沁彻肺腑。
待美梦方醒,竟发现自己竟是睡在一株老干横枝梅花树下,树上还有一只翠鸟直冲着他闪腾啾呜。是时,虽残月犹在,可他梦已全醒,惆怅之余,遂动了云游出世之心。这场著名的梦,后来也被人叫做“北邙之梦”。
年余,当张道陵过淮水入江西,沿鄱阳湖溯信江而入贵溪云锦山时,见当地奇峰突兀,怪石嵯峨,那峰峦起伏的山势,与上次梦中之景何其相似乃尔。遂留意顿生,在此划地结坛,餐霞服石,终于炼成“九天神丹”。
绝壁上的悬棺
当我走进这座清景满眼的道教名山时,始料不及的是,在导游的安排下,我们自始至终都没爬过山。游山竟不爬山!那个“游”字,又该作何解释呢?其实也很简单:我们整个游程,全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可是名符其实的“游”山玩水啊!
环护龙虎山的泸溪河,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县北部的武夷山区,南来北去注入鄱阳湖,全长约80公里,如一条闪光的银链,把上清宫、天师府、龙虎山、仙水岩串成一体,形成了龙虎山旅游观光和道教朝觐的黄金线路。入乡随俗的我们,只好弃攀登而改乘船,解缆放舟,浆声一路,左弯右绕地“荡”着,“游”着,观览着……
随着扁舟摇荡,船身起伏,龙虎山那令人心旌摇荡之风景,也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视觉享受。泸溪河流经龙虎山这段,又名上清河,长约15公里的这段水路,是整个景区精华之所在。当小船从两岸峰仞壁立,碧水漪涟的河道娉娉婷婷摇过时,峰峦的秀美和道教之深玄,一直蕴藉在波光潋滟里,但见树掩古观,云扶孤峰,泉清石奇,风景极佳。真无愧“秀比广西漓江,美如武夷九曲”之美誉。
泸溪河一路旖旎南下,在两岸珠连玉缀的还有云台山、象山、圣井山、龙虎山、云锦石、纺锤石、卷积石、仙水岩、莲花石、仙桃石、仙女献花、杵臼石等胜景。只要看看这一串名字,就能想到它的雄峭清奇和道教文化的高旷深远了。尤其流经上清宫、天师府的那段河道,碧水竟如梦一般幽静。在此修炼的道众,个个堪称饱享山河形胜的精神贵族,他们枕泉漱流,习惯于水清山静,不堪于市井人声。知趣的碧水也不愿打搅他们,悄悄绕岗而过,只在我们身后留下一阵阵淡远的金鼓、法号……
更让我深感惊异的是,沿途的山壁上还有不少的悬棺,大都悬置在距水面100多米高的岩洞里,且是高低错落,星罗棋布。从导游口中得知,这里的悬棺竟有202处之多。从时间上看,有些崖墓悬葬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竟是古越人所为!这些镶嵌在陡峭石壁上的悬棺墓葬,犹如陈列在巨大历史博古架上的文化珍品。让兀发思古之幽情的我,不禁思索在科学技术极为落后的古代,人们是如何把这些沉重的棺木,搁置到如此断崖绝壁之上的?据说,时至今日,这个千古之谜也未能真正揭开。临风怀想,怎不令人喟然长叹!
古称悬牝门,现称生命之源,习称老逼岩的那道天然裂缝。
此次拜谒龙虎山,一面在泸溪河上临流放舟,一面饱览山川胜景,“两岸奇山观不尽,一江秀水若画屏。”虽然,唐代诗人对龙虎山的描状已堪唯妙唯肖,但龙虎山那独具的、不可言状的亲和品格,更让我凭添一种“身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

END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