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胡盈兰┃庆 阳 素 描

对于久居都市的我来说,来到庆阳,一切都让我耳目一新,神清气爽,顿觉浑身释然。远离了城市的灯红酒绿,没有了世俗的喧嚣与纷争,这边风景独好:金色麦浪、玉米垛、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窑洞、鸟巢、油罐车、磕头机等等,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如我向往已久、久别重逢的孩子。
在这样一种绝好的氛围笼罩之下,我想借用画家的神来之笔,使用二十多个字,勾勒一幅言简意赅的粗线条庆阳素描。
质朴。当你随意走进一家农家小院,无论是满院子晾晒的黄花菜,还是院墙上挂着的一排排玉米棒,或者说,一棵千年核桃树,你都会觉得很新鲜很美,充满了诗情画意。我喜欢庆阳的窑洞胜过这里的高楼大厦。窑洞里生活气息浓郁而朴素,一边是炕,一边是锅碗瓢盆夹杂的灶火,生活起来既方便又实惠。窑洞,不但冬暖夏凉,还能充分展示主人独到的个人创意。窑洞上挂着的一幅幅门帘,有十二生肖的,也有碎花布缝制的各种几何图形,质感强烈,我非常喜爱。
富饶。庆阳习称“陇东”,是一块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地,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除了粮食,金针、苹果、核桃、黑木耳、白瓜子、开口杏核等,是庆阳主打的土特产,这些农作物丰富了庆阳经济,富足了一方百姓,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庆阳是国家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富集。长庆油田的开发和利用不但拉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而且使甘肃经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勤劳智慧善良。黄土地孕育了勤劳智慧的庆阳人。女人们,做针线活蔚然成风,在这里是一道令人驻足观赏的热闹风景。在女人们还很小的时候,就由长辈们口耳相传,手把手教做针线活:缝荷包,绣鞋垫,纳鞋底,剪剪纸等等。茶余饭后,随处可见女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一边切磋针线活,一边拉家常话,有说有笑的,很惬意。男人们,则在忙完农活后,跑运输的跑运输,做生意的做生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所以说,但凡去过庆阳的人,喜欢用庆阳人的招牌面——油泼辣子饸饹面来形容庆阳人生活的场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文化及革命底蕴丰厚是庆阳的又一大特色。据史书记载,庆阳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4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ku)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这里不但是“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而且是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也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医鼻祖——岐伯的出生地,他在此成就了举世瞩目的《黄帝内经》。
始于北魏时期的北石窟寺为甘肃四大名窟之一;周祖灵也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庆阳,钟灵毓秀名人辈出。古有歧伯、不窋、鞠陶、公刘,汉有思想家王符,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庆阳南梁,是甘肃孕育革命火种最早的红区;民歌《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及陇剧、荷花舞等都源自于庆阳。再有,以农村姑娘封芝琴为原型的刘巧儿的故乡也在庆阳,这,也是庆阳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化遗产。
地理位置独特,质朴、富饶、勤劳智慧善良和文化及革命底蕴丰厚构成了一个外秀内慧的另类庆阳。
胡盈兰,女,1965年生于兰州。英语本科学历,擅长英语,喜欢文学,201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兰州晚报》发表文章《兰州瓜果》和《庆阳刺绣》,并于微信公众平台二月风文学社发表文章《妈妈的针和线》、《No.24》、《你好,旧时光》、《牵牛花》。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