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儿童心理教育(想不到这是1952年的儿童心理教育理念)

儿童心理教育
?
公号被停止更新一周。这一周里,中国的疫情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控制,国外的疫情有种愈演愈烈的感觉。这一周里,欧美股市因为疫情而出现连续暴跌,A股经历了跌荡今天又企稳了。
我在上一篇聊股市的文章里的收费阅读部分提到了云教育是风口,今天早上在跌停板抄底了一支湖北的云教育概念股,一天竟有超过7%的浮盈,还是挺开心的。昨天晚上还用腾讯会议平台给网友们做了一次英语学习的讲座,亲自体验了一把云教育,感叹技术革命对于教育形式的改变。想着自己以后还真应该用网络来讲授我的各类课程。
但昨晚做完讲座后看到一条新闻让我感觉非常不好:

我查看了一下比较详细的报道:这个自杀的女孩李某敏家住河南邓州市张村镇上营街。李某敏家中共有姐弟三人,她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近期由于疫情影响,家中三个孩子都需要在家上网课,但李家无力承担3部智能手机的费用,3个孩子只能共用一部手机上网课,导致李某敏无法及时跟上学校正常的网课进度。2月29日,李某敏将母亲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大量吞下,导致生命垂危。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求救,随后救护车赶到,将女孩送往邓州市中心医院救治。
幸运的是,女孩目前已经脱离了危险。经媒体报道后,地方政府和学校都会感受到压力。我相信她很快会得到手机或电脑等学习终端,甚至还会给她家接上宽带。但别的贫困家庭呢?配置齐上网课的设备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政府和学校既然上网课,是不是应该帮助解决这些困难。

提个倡议:我们很多人手里有一些并不旧的淘汰手机,我很希望有个机构能组织把这些手机集中起来捐赠给这些孩子。
宅在城市的家里、整天手机、电脑不离身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还有一些贫困、僻远地区的孩子没有手机、电脑或网络来上课。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虽然河南前几天宣布所有贫困县全都已经摘帽,但我相信贫困人口依然不少。而这个自杀的女孩除了贫困,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她的母亲患有精神病,报道中并没有提到她的父亲,但显然这不是一个很健全的家庭。
我曾经写文章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教育不是从幼儿园才开始的,它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父母的行为从一开始就影响着孩子,所以教育是家长的天赋职责。学前教育的核心是树人,即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让孩子形成一个健全的心理。进了学校之后的教育除了继续树人之外,还包括了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把教育的职能全部归于学校是错误的(中国学校教育问题太多,但不是本文要讨论的)。父母才是孩子做人的启蒙老师,所以父母本身就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孩子的教育者就是父母和其他家人,当孩子进入学校的时候,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个性。当然,这里面肯定会有遗传因素。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那么家庭就是孩子最早的学校。家庭的氛围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是否恩爱、家庭是否和谐很可能会决定孩子未来的爱情观、家庭观、甚至对社会的看法。如今中国家庭的稳定性越来越差,父母吵架分离是常事了。随着离婚率不断高涨,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对年幼的孩子的心理会带来阴影,很可能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所以说养育孩子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我觉得婚姻不稳定的话就先别要孩子,没有养育能力的人少生孩子,自己都没有长大的人晚要孩子。
看到女生自杀这条新闻时,我很难想象她的童年是怎样渡过的。

儿童心理教育是很复杂,也很微妙的,被养育孩子的快乐和辛劳锁定的年轻父母可能很少会有从儿童心理方面考虑自己的行为。即使儿童时代的家庭教育很成功,上学以后也很可能被中国的应试教育搞得面目全非。
记得曾经看到过1952年的8张儿童心理教育海报时,当时感觉非常意外。一直以为儿童心理学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没想到1950年代中国已经有了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
所以今天特意上网把这8张1952年的海报找了出来。

1950年代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仿佛都非常遥远了。要知道那个时代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是非常低的。1949年建国的时候,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学校教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奢侈品。新中国的成就之一就是进行了大力的扫盲,而且成果显著:

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
就是在这样一个还没有贫困和文盲的年代里,1952年的这8张教育海报也可以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我不知道以下8张“儿童心理教育”海报的具体出处,也不知道它们的产生的背景。1952年正值中国扫盲运动热火朝天,但这8张海报的深度远远超过扫盲识字本身,因为它们宣扬的是儿童心理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一些实质内容:从人的生死,讲到人的想象力,实在太出乎我对那个时代的原有想象了。

第一幅:情的发育(父母之爱)

子女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
失去了爱,性情暴躁,体罚责骂,不是教育,
适度的爱护,儿童身心健康,像花草得到了雨水阳光一样欣欣向荣。

这些话实在说得太好了。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们得到了太多的溺爱,让他们面对社会时会产生挫败感。我们还看到了太多智商发达而情商低下的孩子。没想到在1950年代就有人注重于情的发育了。

第二幅:同情爱护

婴儿在母亲的怀抱里可获得最宝贵的安全感
鼓励小朋友喜爱动物,发挥同情心,滋养了正常的情绪

真没想到,在那个时候已经把喜爱动物与培养同情心和正常情绪相关联了。我们经常抨击当下社会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很少去想一想,同情心的缺失与儿童早期接受的教育相关。

第三幅:发展想象力

儿童富有想象力,有时虚构故事。一个三四岁的儿童说:我家里有架大飞机,他是在说谎吗?并不是在说谎。
画,可以表达他的想象力。木,可以建设性地利用他的幻想。

我们现在经常批评中国应试教育毁灭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事实上,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失去很可能从小就开始了,从家庭里就开始了。

第四幅:勇敢与惧怕

破皮出血不嚷痛,从小要有勇气
不要让他怕高或怕走狭板
不要让他畏缩不劳动
不要让他怕黑暗

很实用、很具体的几条建议,培养勇敢精神,这样培育出来的儿童至少不会太娘炮。培养勇敢,如果是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话就要格外强调。

第五幅:妒嫉与公平

妈妈抱弟弟,哥哥哭闹着,要求偏爱
爸爸同样地喜欢弟妹,从来不偏心
你切瓜,要平均;切了后,我来分;大家公平,才不妒忌。

偏爱是多孩子家庭必然面临的问题,我们过去家庭孩子多的时候都经历过。偏爱对于被偏爱和被忽视的孩子心理影响都很大,在中国还有重男轻女的偏爱问题。后来的独生子们没有得到偏爱,而是被爱得太多了。如今有了二胎的家庭就要面临偏爱问题,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公平的爱是对年轻父母的考验。

第六幅:好奇心并非破坏

小孩并非有意破坏,只是想看看东西撕破后是个什么样?给他一种代替物,让他去满足好奇心。

很具体的解决方案,不要因为破坏而去责罚孩子,而是想办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

第七幅:关于生的问题

妈妈,弟弟哪里来的?我是哪里来的?
这时正好是性教育的机会,不可捏造故事欺骗儿童,可以用小猫小狗小鸡的比喻解释生育的事实。

有点意外,我一直以为1950年代非常的保守,没想到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性教育的提法,而且解决方式非常具体而实用。

第八幅:关于死的问题

儿童对于死人会害怕或提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你可以依照他的智能把事实告诉他,并可作比喻说:花草会死,小鸟也会死,死是生命的停止。

真的很意外,居然会向儿童坦然地谈及死这个挺忌讳的问题。其实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小时候对于死就有过许多的疑惑,在遭遇不顺时也有过自杀的念头。现在呢,我们可以不时听到学生自杀的新闻。

大赞这8幅海报。海报就是广告,就是要用生动、简洁的语言直击人心。这些海报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那个时代已经做到了对儿童的心理教育,而是号召大家这样去做。我不知道这些海报面对的受众是哪些群体,在文盲率高达70%的1952年,我感觉它们的受众应该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

我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不了解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我猜测,这些儿童心理学的理念应该来自于国外。时隔68年,这些儿童心理教育的理念一点都不陈旧,说明儿童成长教育中的共性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因为它关乎人性和本能。

但无论如何,我要向做出这八张海报的机构和人致敬,你们是真正懂得儿童教育的人,即使放在当代也是值得尊重的。海报宣扬的教育理念不仅依然值得现在中国的父母学习,也值得老师们借鉴,虽然大部分教育专业毕业的老师都学过教育心理学。

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个公益项目,我和四川一个希望小学的一个小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每周与他通电话聊聊天,虽然并不能在学习上帮他太多,但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心理的辅导,给他讲讲外面的世界,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一点设计和向往。希望能帮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

很希望不再发生文章开头时的那种悲剧,多一点好消息。

–完–

儿童心理教育相关文章